威海市鲸园小学课程规划方案 一、学校背景分析与学生需求评估 (一)学校背景分析 威海市鲸园小学始建于1902年,从海星小学、明星小学,到鲸园小学,校名的更迭见证着学校百余年的发展史,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因此自2004年起,学校在认真审视、反复研讨的基础上,重建、弘扬具有鲸园特质的人文精神,以此为核心,形成学校核心价值观体系,学校“1+X”文化立人课程规划的顶层设计也由此展开。 *鲸园小学核心价值观体系—— 育人目标:家国情怀,勇于担当; 校 风:拼搏进取,开拓创新; 教 风:爱心育人,责任担当; 学 风:乐求真知,好问善思。 (二)学生需求评估 威海市鲸园小学坐落于威海市行政文化中心,家长群体文化素养高,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相对高于周围其他学校,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学生素养也相对高于周围其他学校。 二、课程理念 以文立人,五育并举。 三、课程目标 立足国家课程标准,紧扣课程理念,围绕五大人文素养,学校设立“1+X”课程体系,1是指保质保量完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育人目标,X是指由1拓展出来的“文化立人”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实践评价,促进学生人文情怀的发展、人文知识的积淀、人文实践的体验,使之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勇于担当之人”。 四、课程结构与内容设计 (一)课程结构 鲸园小学“1+X”文化立人课程结构图如下所示:
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二)课程内容设计 在本轮课程内容设计中,学校坚持了一个方向:以学科本质为核心,以学校育人目标为依据,在把握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遵循“低结构、有梯度、可选择”的原则,对所选版本教材的课程内容进行梳理、拓展与整合,重新规划学校课程内容。 五、课程实施与管理 (一)课程实施 本方案对教学备课、教学方式等课程实施方式进行系统规划。 1.教学备课 “1”——国家课程: 学校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以所选版本学科教材为载体,以市域与区域层面推进的“单元整体备课”“基于教学评一致性高阶思维培养”为核心,在指导教师备课中重点做两项工作: 一是编制学期、单元课程纲要(涵盖学科拓展课程)。 二是进行单元集体备课。 “X”——学科拓展课程: 一是面向全体的学科拓展基础性课程(校本必修课程)。此课程开发以“以文立人,五育并举”课程理念为核心,依据学科本质,采取“学科+”实施策略,从国家、地方等课程中延展出紧扣国家课程标准与所选版本教材的学科拓展学习内容,作为学科必修课程融入国家课程每一单元、每一节课学习之中,指导教师编写学科拓展课程学本,将拓展学习内容、融合实施方式清晰呈现出来,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实施。 二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七色花”种子课程(校本选修课程)。此课程以一个学年为学习期限,每学年组织一次选课,每周固定开课时间,涵盖经典阅读与文创、中国书法、数学益智、创意设计与智造、民俗美术、艺术修身、体育健身七大板块,每个板块又根据不同年段与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置了不同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搭建个性化发展之路,以期孕育“责任担当、人文情怀、科创精神、审美雅趣、身心健康”五大人文素养。 (二)课程管理 1.提升课程规划的设计力。 每学期,由校长牵头,以课题研究为抓手,至少组织一次“1+X”文化立人课程培训会或研讨会,通过专业阅读、圆桌讨论等方式,加强学校课程与区域层面推进的“四项行动2.0版”的融合性研究,不断完善课程再发展的新思路。 一是加强课题研究。学校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形成“区本课题--校本课题--骨干课题等各级各类有序列、有层次的课题研究系统,真正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提升全体教师的研究力。 二是开展主题培训。学校按照“培训主题化、主题结构化”教、研、训一体化的校本培训思路,依托“一室两会”建设,引导教师通过“专题培训、小专题研究、读书助力、实践研究、反思纠偏、总结提炼”六大培训路径,提升课堂教学力。同时,以“四项学术评比”与“三杯竞赛”为平台,检验教师的阶段成长力。 六、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每学年,由学校课程管理部采取等级评价与描述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成效、课程资料、学生访谈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性星级评价,并适时组织三星级课程进行展示,不断提高课程建设的品质。 (三)学生评价。采取“发展性追踪评价与激励性评价”双轨并进方式。一是,积极探索“星级评价+”发展性追踪评价机制。二是,不断优化“激励章即时评价→小书签升级评价→校长签名证书阶段性评价→人文素养成果展示性评价”四级激励性评价机制,让激励性评价点燃学生自主成长的动力。 七、课程保障 (一)管理保障 (二)制度保障 为保障课程规划方案的真正落实,确保课程的正常开设,学校逐步建立并完善一系列的课程管理制度。 1.制定拓展课程开发审议制度。 2.制订课程实施教学研讨会制度。各学科每月至少召开两次学科教学研讨会,各教研组每周进行一次单元集体备课,定期反馈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情况,及时调整完善课程方案。 4.加强资料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资料管理,包括规划、计划、方案、学本、案例、课程教学与反思、课程评价等都要整理归档。 (三)教师发展保障 学校不断加强“一室两会建设”,保障教师队伍的梯次发展。 “一室”:指语文、数学、英语、科学4个名师工作室,以“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高阶思维培养”为研究点,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教学成果推介会,激活骨干教师深入研究的持续力。 “两会”:一是指成立骨干研究会。二是指青年研究会。 (四)经费保障 学校按计划保证课程开发研究经费到位(供购置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开展课程的开发与研讨等活动),保证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威海市鲸园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