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园小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围绕2020年度区教育工作重点思路和内容,继续以课标理念为指导,以新教材为着力研究点,结合我校人文教育的办学特色,以“助学ˑ思辨”人文课堂为阵地,挖掘语文要素,加强“教学评”一致性的高阶思维的培养研究,线上线下相结合,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紧扣国家课程管理标准,立足育人目标与学段特点,科学架构课程体系,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梳理好新教材体系与课程内容,丰富拓展类课程内容,不断完善课程评价,促课程建设的深度发展。2.重视并加强教学评一致性高阶思维培养的研究。推进完善深度备课,不断提高对新教材的研究力度,落实核心问题的设计和思政点的渗透,通过研发课例资源以及对主题群文阅读的再认识、再思考,强化读写训练,注重方法引导,继续打造“三助三研”助学·思辨课堂,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使课堂教学发生根本变化。3. 按主题化、结构化的培训思路,落实教师的梯次培养。借助暑期学科推送的视频资源和推荐阅读的书籍,以及各级各类专家网上公开课及讲座指导,确立教师培训的核心内容,继续搭建主题式研讨交流平台,创设浓郁的学科教研氛围,聚焦群文阅读、读写结合等研究点,有效指导并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并积极与青海门源一小的老师们互动,进行远程教研,并通过在线教研、集体研讨、互动连麦等形式加强教研力度;及时跟踪课堂教学研究水平,检验教师实践发展成效。 二、工作措施 (一)课程建设 1.课堂推进—— (1)深度备课。暑期,各教研组均参与研发了上册优秀案例资源,包括了备课、课件、导学案、微课和检测题五个部分,区域层面上册所有优质备课已备齐。我们将继续围绕学校特色、思政育人点、核心问题设计等,学习优秀备课资源,不断完善自己的备课设计。开学后,任课教师要精准分析学情,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继续采用教研组“集体备课—分散设计—随时研讨—线下指导”的方式进行整体推进。 (2)深度教学。继续进行“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课堂教学研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通过“校级引领—专家提升—各教研组推进”三步走策略,深挖语文要素,跟进群文阅读与读写结合的有效训练,实践“三助三研”助学·思辨课堂教学范式。通过推门听课、骨干引领、专题研讨等途径,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授课水平;依托课后检测、家庭作业抽查、阶段性比赛等措施,跟进授课效率。借助超星校园阅读系统拓展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等主题阅读内容的跟进阅读与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予以跟进辅导,确保科学、合理、扎实、有序地推进教学工作。 (3)听课评课。 返校后,将以“点对点听常态课、组内互听研究课、线下共研视频课”的方式进行听课研讨,开展听评课活动,共享优秀资源,促进教师教研能力和课堂水平的再提高。 2.读书推进—— 倾力“经典阅读与个性表达”课程建设,在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理念的带动下,读写结合,挖掘训练点,加强指导与评价,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容量和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推动全科阅读的有效开展。本学期将继续阅读蒋军晶老师撰写的《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提升理念,大胆尝试,加强阅读教学系列课程的研究与指导。写法训练方面,各年级教师围绕本册教材的重点写作要素,挖掘写作训练点,学习区域层面推送的读写系列材料,课内进行片段训练,课外进行日记类或篇章类的训练,巩固单元语文要素的理解,深化技能训练。 3.活动推进—— 响应区域层面的需要求与号召,继续开展学生大阅读活动。暑期,语文教师在班内组织朗读者选拔活动,选出优秀的小选手予以培养,定期个别辅导,创设机会进行个人展示,形成浓郁的朗读氛围;四年级选拔优胜小选手,暑期组建两组写作小分队,由刘娟和王艳两位老师进行训练和指导,9月份将围绕阅读素养和习作两方面,从命题立意、素材选择、写法指导、答题技巧等角度进行集中培训,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升能力,为区市级“好书伴我成长”“现场作文大赛”等大型比赛活动做好准备。 4.评价推进—— 暑期借助超星平台的相关数据进行阅读推进预评价;7月31日,建立一次家校本,鼓励学生背诵上传假期中积累的诗词,进行听测评价;8月20日,征收假期“好书伴我成长”征文,进行评比选拔。开学后,将学生暑期学习成果纳入本学期学业评价之中,级部层面组织 “学科小达人”评选活动,并进一步推荐到校级层面组织“人文鲸园讲坛”与“人文素养展评”活动,以身边的榜样激励更多的学生不断奋进。新学期,将通过定期检测和不定期抽测的方式,跟踪落实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效果。 (二)学科教研训 1.专题培训——专家引领,更新理念 根据学校整体工作部署,语文学科继续聚焦“助学·思辨”人文课堂教学范式下的深度学习策略研究这一主题,通过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的策略,促进教师对深度教学的有效研究。暑期,按区域层面的推荐,组织教师线上观看了五节优秀课例,并填写了记录单,促发了老师们对自己教学理念的思考;开学后,会邀请教研员或环翠语文名师入校指导,通过专题讲座、到校讲课或听课、议课,用案例分析与实地教学展示的方式让教师明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策略,进行高度引领。 2.小专题研究——团队带动,互助提升 附:鲸园小学2020年度课题研究汇总
3.读书助力——潜心阅读,开阔视野 语文学科依据学校教师阅读计划,按“2+X”教师阅读书籍开展阅读活动(2:每位教师每年度必读的两本书—课标、校级共读书目;X:《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通过超星阅读平台,积极完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阅读活动,在“读、享、用、思、评”五环节中,把书读透,并利用每周的教研时间进行交流、展示、同思、共品,让深度阅读真实发生。 附:鲸园小学2020年度语文教师大阅读书目
4.实践研究——深思践行,发展能力 上课——语文学科各教研组通过集体教研设计单元检测、专项考查等方式对各单元预习中重点知识的掌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进行落实及数据的分析与整理,语文教师做好学情分析,不断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可按照“激趣导入—预习反馈—阅读理解—朗读感悟—读写拓展”五个环节开展“三助三研”助学·思辨课堂教学。听课——(1)暑期,将优秀的研讨资源共享于学科教师群,共同学习,并借助填写记录单的方式进行交流,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与进步。(2)新学期,暂定以教研组内听课为主,继续确立立标人,带动全体教师,深研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推进策略,辅助常态课、推门课、预约课等形式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评课——新学期,暂定以点对点听常态课的方式或借助录制的课堂视频进行线上听课研讨的形式,开展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互助互研式评课,促进教师教研能力和课堂水平的再提高。 作业——(1)继续加强单元分层作业设计的研究,进行大胆的实践应用,在值班检查和抽查中,选拔科学合理设计的典型,进行推广。(2)定期跟踪学生的作业,从完成时间、完成质量和班级整体情况予以测评,要在教学过程和课业辅导方面给予个别帮扶,确保班级成绩紧随其他班级,进而达到相对持平的状态。(3)阶段性地进行校内作业评比,促进班与班之间水平达到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学业质量。 辅导——课堂上建议沿用上学期分层教学的优势,通过学习任务单、课堂问题梯度和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达到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化发展的目的。将暑期研发的微课类优秀资源进行筛选,分类推送给有不同需要的学生;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利用早晨、中午、课外活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单独的辅导,减缓学习坡度,定期推送知识要点小视频,确保基础知识能够牢固地掌握,树立其学习信心。 5.反思纠偏——细思研磨,修复完善 (1)培训反思:每一次培训或学科教研,都组织语文教师围绕培训小专题,以“真问题”为导向,在研讨与即时性检测中,引发深度思考,不断提升知行合一的能力。 6.总结提炼——汇聚精华,推动发展 本年度,鼓励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层面组织基于的“‘助学﹒思辨’人文课堂教学范式下的深度学习策略研究”的优秀成果评选,自己的思想印记和成长经历进行记录。 |